游戏薄膜怎么玩
1、0、声明:对于外设,可以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且手感是一种挺玄学的东西,所以以下内容包含一部分主观感受。1、首先说说我自己:。
2、·重度的键盘使用者。日常生活的不小一部分都是由码字、整理材料、写代码、做后期、玩游戏等组成的。
3、·玩的游戏很大一部分都是需要精确或者高频输入的较为硬核的游戏,如蔚蓝速通/、空洞骑士挑战/、键盘音游等,·打字爱好者。目前使用双拼输入中文,输入策略是智能双拼的前提下,输入(2-1)个字母+空格/选词,这样可以获得一个尽可能高的“效益=码字速度/打字练习量”,日常击键可以稳定在450/左右。2、我对键盘的使用需求:。
4、在“1”的前提下,我用过的键盘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说我打坏过的键盘是数不胜数。与此同时,也可以将我经常使用键盘做的事的集合抽象并转换成一些对键盘使用的需求。·可以尽可能高频输入的同时有一定的反馈感→键程不能太长,也不能几乎没有键程。·耐用→键盘质量不能太差。
5、·响应快→有线连接或2.4连接。·长时间使用不伤手→触发压力不能太大,且如果不用腕托的情况下,键盘应较薄。·尽可能多功能→最好是全尺寸键盘。·适合办公→不能太吵,外形不能太花哨。
游戏薄膜怎么玩
1、虽然我用过的大多数键盘都是机械键盘,但我和薄膜键盘还挺有缘分的。·缘分1:小时候,在某次计算机考试时,我体验到了短键程、矮键帽的薄膜键盘。考试题里第一题就是要打一长段话,中文,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打完。所以,一如既往地,我第一个做完了题目并提交,然后离开了机房。
2、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轻薄的薄膜键盘,在不吵闹、不累手的同时,可以让我轻松做到持续高速地输入内容,这让我印象深刻。对于机械键盘来说,要按下到触发的位置才能完成输入,而这个行程是低于触底行程的,所以如果在高频输入的前提下,每次输入基本都会因为难以控制按压幅度导致每次按下按键都会接近触底才松手。
3、当然,按键的幅度是可以训练的,但这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练内功、练气,并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试想,在我之前投稿的一个视频里,有输入历史显示的那个视频,我需要像高桥名人那样,单指爆发到一秒连点十几次的速度,才可以完成那种挑战,在这种频率下,想做到每次击键都完美地在到达触发行程的时候松手基本就是天方夜谭了。但对于键程很短的薄膜键盘来说,哪怕是每次都按到底,也比机械键盘来得容易。
4、·缘分2:在后来,我喜欢把我自己的一些不用的东西挂到某鱼上去卖,然后我自己也养成了没事干就在某鱼上逛的习惯,很浪费时间,所以现在我戒掉了,直到有一天,我蹲到了超低价的。自那以后,这一抹薄薄的白就如雪花般飘入我的生活,成为了我办公用的主力键盘,但它也因为以下几个缺点,让我有些不满意:。
5、1,键程实在太短了,而且回弹反馈比机房的薄膜键盘都差,有时候如果打字的同时去看一眼比如另一个屏幕的新邮件,我基本就没法判断我到底打了还是没打。2,没有数字小键盘那块区域,需要打一些数字或者敲电脑上自带的计算器的时候速度会更慢一些。3,上下左右键的那种压缩排布非常难受,尤其是上下键,对翻页和玩游戏来说简直是致命性的。